查看原文
其他

跨界太极学术 | 赵稀方:从《香港文学》看香港文学(二)

赵稀方 跨界经纬 2021-12-03


从《香港文学》看香港文学(二)

赵稀方


赵稀方《从<香港文学>看香港文学(二)》,《大公报》,2019年1月27日



赵稀方:博士,教授,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、现代文学研究室主任,著有《后殖民理论》、《翻译现代性》、《理论与历史》等著作。剑桥大学、哈佛大学访问学人,波兰罗兹大学,台湾成功大学、东华大学等校客座教授。



在《香港文学》的作家中,右派作家只有少数几个人,不过力匡发表文章较多,较引人注目。左派作家看起来人数不少,事实上发表作品不多。相对而言,现代主义作家更为活跃一些。



  右翼作家之外,现代主义作家的回归,也很让人惊喜。


  五六十年代在港台文坛一鸣惊人的李英豪(1941-),沉寂多年,这次也在《香港文学》复出。五六十年代,李英豪以现代主义批评在港台等地暴得大名后,退出了文坛。1980年,李英豪妻子黄煜芬患肾衰竭去世,李英豪沉浸在巨大的悲哀之中。刘以鬯向他伸出援手,让他写《给煜煜的信》专栏,以摆脱痛苦。《香港文学》创刊后,刘以鬯又向李英豪约稿。李英豪在《香港文学》第4期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《包裹头颅的人:〈画廊之后〉与玛格烈》、《事物的真相:〈画廊之后〉与玛格烈〉,评论香港艺术节中玛格烈的荒诞剧《画廊之后》,这让我们再次看到了李英豪对於现代主义作品之评论。在1986年第一期发表的《香港的文学面貌》一文,李英豪却一改当年的新批评方法,而认为当代香港文坛过於形式化,反过来号召文学“源於生活”,表达真情实感。在1985年第八期,李英豪还发表了《喝着旧日─怀六十年代》(8)一文,借戴天1963年在《好望角》上发表的《花雕》一诗中的“喝着旧日”一语,回顾1960年代香港文坛的现代主义历程。


  香港现代主义运动元老崑南(1935-),也出现在《香港文学》上。自《好望角》停刊后,崑南退出了文坛。他於1967年创办的《香港青年周报》,1971年创办的《新周刊》,都非文艺刊物。他也不再进行严肃文学创作,却沉迷於星相命盘。1984年,崑南在《快报》连载长篇小说《女颜》,但改名《欲季》出版后并无反响。《香港文学》创刊后,他堪称活跃,发表了大量作品,如《尖沙咀鐘楼》(23)、《金毛呤》(194)、《天堂舞哉足下:装置小说:O与烟花》(195)、《杀死屋内的天使》(200)等等。崑南原以诗歌创作为主,也有《地的门》这样的优秀小说作品。复出后的崑南,小说多於诗歌,文风依然激烈,语言也颇混杂。不过,他的变化也相当明显,对於星相长达二十年的研究已经大大地改变了他的宇宙观。长篇小说《天堂舞哉足下》已经看不到多少历史反抗,看到的只是内心与情欲的错置。适然注意到这一点,他问崑南:“小说通篇流露你对於时间和命运的感触”,崑南答:“如果相信星座,相信宿命,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分秒已经决定每个人的个性。”〔适然《评《天堂舞哉足下》,《香港文学》2001年第七期,总第一百九十九期。〕



  戴天(1935-)的经历很奇特,他出生於非洲毛里求斯,1957年入台大外文系,任《现代文学》编委,毕业后移居香港。1967年3月,戴天主编《盘古》杂志,其后应邀去美国爱荷华参加“国际写作计劃”。回港后,戴天在美国新闻处文化部工作,担任今日世界出版社总编,编辑“今日世界”丛书。他又与包错石、胡菊人、林悦恒等人模仿美国爱荷华大学Writing Workshop,创办创建学院,培养了不少文坛新人。1979年,他与古苍梧创办《八方》杂志。1985年《香港文学》一创刊,他就发表了《长江四帖》(诗一),表示支持。这组写长江三峡的诗,风格阔大,想像奇崛,表现出戴天的诗歌功夫。此后戴天又发表过《一杯牛奶和一杯牛奶》(22)等诗作,数量不多。


  蔡炎培(1936-)资格很老,1955年8月《诗朵》的诞生时,他就是发起人之一。在《文艺新潮》上,他以杜红之名发表诗歌。五十年代中期,蔡炎培赴台湾台中农学院留学,经叶维廉介绍,认识痖弦、洛夫等台湾现代诗人。1964年,蔡炎培回到香港,继西西之后,主编《中国学生周报.诗之页》。1966年,他加入《明报》。蔡炎培早期的诗,受何其芳、梁文星的影响,较为绵密优美,后期诗风有变。蔡炎培在《香港文学》上发表的诗作颇为不少,计有《给浩泉》(193)、《炮台山道左逢舒非》(195)、《华灯零落》(204)、《未完书》(208)、《换枕记》(212)、《吸烟的女子》(257)、《胡杨林》(260)、《李克强访港》(327)等。这个时期,蔡炎培的诗往写实和讽刺的方向发展,诗句口语散文化,也混合地方语。他的诗喜怒哀乐、赠人写事,已经到了非常“生活化”的程度。


刘以鬯


  作为主编,刘以鬯主要从事组织编辑工作,自己在《香港文学》上发表的东西并不多,不知道是不是与避嫌有关。他在《香港文学》发表了一些重要的回顾文章,如《五十年代初期的香港文学》(6)、《从浅水湾到大会堂》(79)等。在创作上,他只发表了《黑色裏的白色,白色裏的黑色》(84)和《盘古与黑》(104)等几部小说,然而,这两部小说已经不同凡响,是刘以鬯尝试以字体变化营造小说空间的超现实主义杰作。


  左派作家登上《香港文学》稍晚,并不引人注意。


  侣伦(1911-1988)在《我的话》(13)中提到,“刘以鬯先生给我电话,约我为《香港文学》出版一周年写点什麼。”看得出来,这是刘以鬯亲自“点将”的。有趣的是,这一期《香港文学》发表了一篇贝茜的《香港新文坛的演进与展望》,此文原刊於1936年8月《工商日报.文艺周刊》,史料专家杨国雄因其史料价值而发掘出来。侣伦看到以后,才回想起来是自己当年写的文章。也就是说,侣伦事实上在《香港文学》1986年第一期上发表了两篇文章。过了几个月,侣伦又将他为广州版《黄谷柳选集》所写的“序”《记忆中的黄谷柳》,发表在《香港文学》1986年第五期上。侣伦和黄谷柳都是香港文学最资深也最有成就的作家,侣伦在这篇文章中披露了香港新文学开创期的一些情况,无论对於香港早期文学还是研究黄谷柳都很有价值。侣伦不但写回忆文章,还发表过几篇小说,如《太太掉落了一枚针》(27)、《把戏》(37),这两篇小说都是写家庭琐事的,然而人物形象跃然纸上。



  舒巷城(1921-1999)迟至1987年年底才登上《香港文学》。他发表了《季节四客》(外三首,35)、《昨夜的梦》(外四首,64)、《风铃》(外一篇,92)、《记忆》(109)、《凉茶舖》(121)等诗。诗歌的主题多是忆旧,忆旧之中仍是新旧的对立。过去在“凉茶舖”裏,“有时听善於说书的方荣/讲济公传/有时听广东音乐/─包括古曲《秋火龙吟》/还有传神的《饿马摇铃》/有时听新马师曾芳艳芬等等红伶/和那唱功十足的大戏/在那裏,他们欢笑过,感动过/而岁月如流/带着他喜听的弦乐歌声流去了。”如今呢?“在新型的建筑物林立之间/新式的凉茶舖/茶客匆匆而来,又匆匆而去。”(《凉茶舖》(121)除了诗之外,舒巷城还发表小说,不过遁入了历史。《风筝与他》(90)、《杨志─水浒传故事新编之一》(91)几篇都是历史演义。《风筝与他》上半部分题为“风筝”,写曹雪芹在公园放风筝之悠閒,下半部分题为“他”,写都市人繁忙的一天。两相对照,题旨尽显。


  1986年登上《香港文学》的资深左翼作家,还有何达(1915-1994)。何达有过显赫历史,抗战时期他的诗歌《雾》曾被闻一多发表於《民主周刊》上,朱自清还亲自为他编了一本诗集《我们开会》,并将他的诗称为“新诗中的新诗”。何达1949年前夕来香港,是五十年代最早的一批左翼文人,从《文汇报》、《大公报》、《新晚报》开始,他一路在左翼报刊发表诗歌。何达这次在《香港文学》发表的是纪念闻一多先生的诗《闻一多》(21)和散文《闻一多先生的画像》(22),后面他又发表了《陈伯》(29)、《在风暴中航行》(35)等反映底层的诗歌。1994年,何达溘然去世。


  夏易(1922-1999)是何达前妻,她本是香港本地人,但在太平洋战争后去西南联大求学,后又考入清华大学,受到内地思想教育。她与何达是同学,并共同受到朱自清等先生的指教。1949年前夕,夏易回到香港,五十年代便在左翼报刊发表文章。1954年在《新晚报》连载的《香港小姐日记》,是她较为人知的长篇小说。夏易在《香港文学》发表的作品较何达更多,题材包括小说、散文和诗歌。至1999年,她还在《香港文学》发表组诗《咏植物》(174)。



  海辛(1930-2011),生於广东中山,小学四年级逃难来香港。后投考南方夜学院,在曹禺、林焕平、黄谷柳等作家的影响下写作。自1949年后,海辛历经《大公报》、《文汇报》、《文艺世纪》、《海洋文艺》等报刊,是左派代表性作家。海辛登上《香港文学》更晚,他共计发表了《鬼屋.神庙.酒店》(117)、《念虎妇》(127)、《死书复活》(190)、《在风暴中失踪的船轿新娘》(198)、《仙姑,木匠与残神像》(214)、《狗仔队在乡下》(239)等小说。海辛一如既往地书写乡村,讚美与之相联繫的人性的真善美,并常常将城乡对立起来,成为舒巷城之后最有代表性的香港乡土作家。2011年,海辛去世,《香港文学》在6月号专门为他做了一个“悼念海辛特辑”。


  在上述《香港文学》的作家中,右派作家只有力匡、黄崖、慕容羽军等少数几个人,不过力匡发表文章较多,较引人注目。左派作家如侣伦、舒巷城、何达、夏易、海辛等看起来人数不少,事实上发表作品不多。相对而言,现代主义作家更为活跃一些,除了李英豪、崑南、戴天、蔡炎培,还有后来变身海外华人作家叶维廉、杨际光等人,都在《香港文学》发表了不少作品,这应该与刘以鬯本人的趣味有关。


  总体来说,这“中左右”三派作家均为前辈,属於“老三派”,之后我们再说“新三派”。
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总编:凌逾

责编:何春桃


往期精彩:

跨界太极学术|赵稀方:从《香港文学》看香港文学(一)

跨界太极学术|凌逾:2016年香港文学与文评综览

跨界太极学术|余凡:别现代理论:“后焦虑时期”本土话语再造的新维度


【跨界太极】  936



关注跨媒介  跨学科  跨艺术

跨地域 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
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